第七代後人75歲老人吳益亭住在家裡守望牌坊
  牌坊上明顯的“聖旨”二字
  紅網新化站1月18日訊(分站記者 邱向明 歐陽紅霞)一座節孝牌坊,1797年皇帝第一次降旨,1819年正月初一日又下詔書修建。它完好保存195年,在文革時期能保存完好,源於解放軍轉業幹部的功勞。
  節孝牌坊資料,已整理歸檔
  1月初,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辦向媒體透露,他們將正式為維山鄉“四都古節孝牌坊”的資料整理歸檔。
  1月16日,記者來到了該鄉四都村六組,看到了古色古香莊嚴大氣的古節孝牌坊,矗立在寂靜的山野里的古驛道上。它高約9米,寬10米,四柱三門三樓,是用麻石雕鑿裝配而成的。
  孝牌的大柱為八方形,直徑為 0.4米,穩立於3米長的圭腳石上,柱的下端有10個夾桿抱鼓石,石鼓直徑約1米,鼓下安裝了蓮花邊須彌座,石鼓上部鐫刻了石獅、石象各一對,俏皮可愛,為倒垂狀。
  “五龍”捧著“聖旨”二字
  記者觀察到:牌坊柱頭設額枋,枋上立鬥拱,再設平板枋,一層鬥拱,再設平板枋出檐,層層疊疊險中求穩。主樓高出次樓1米餘,均覆以廡殿式屋頂,屋脊尾部翹角10個,主樓正脊中央放置了葫蘆形的寶頂。
  林屋村村幹部曾先生指給記者看,牌坊中心部位的正反兩面,都有五龍捧聖旨圖,凸雕的“聖旨”二字,為楷書,五龍造型及雕鏤工藝相當優美。牌坊東面的兩旁懸雕神像,手拿條幅,上書“一品當朝”、“指日高升”。
  第三門上方兩面各有題匾三幅。正面右樓牌匾是湖南布政使請求旌表的奏章,說吳文鳳的妻子鄒氏,性情像松筠一樣堅貞,操行同冰雪一樣高潔,“五年比翼,一旦分飛,悲夫鵠寡,對西風而飲泣,用白首以全貞,贍養父母相依到耄耋之年,教育兒子讀書步旋廣寒之月,乃閨門正氣,巾幗完人。”結婚5年,夫妻恩愛,但是丈夫死了後,鄒氏一心贍養公婆到老,並且教育兒子成才考上舉人,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。
  嘉慶二年,皇帝第一次降旨
  記者註意到,在高高的左樓牌上,匾上銘刻了禮部堂會核批文,嘉慶二年(1797年)十二月十六日,皇帝第一次降旨:“應如所請,准予旌表”,命令“地方官給銀三十兩”,由“本家自行建枋”。
  有味的是,中門上方鐫刻了嘉慶皇帝二十四年(1819年)正月初一日的詔書,看來皇帝初一也辦公的,不休息。這是皇帝第二次為牌坊降旨。牌碑上說吳鄒氏:“淑範宜家,今宜昌後,早相夫而教子,俾移孝以作忠。”
  牌坊西面有三塊題匾,左右為“錫寵”、“綸音”四個大字,中間是嘉慶大帝的聖旨:吳文鳳因“雅尚素風,長迎善氣……丕振家聲”,也獲得了“貤贈修職郎”的稱號。
  吳文鳳之子吳肇禋,為乾隆59年舉人
  記者從麻石碑上看到,所有碑文都用正楷,每個字工整認真,筆筆到位,雕工也很精細,是一種很高的藝術品。
  記者在有關史料查到,這座牌坊是吳文鳳的兒子吳肇禋奉旨而建造的,歷時十多年。他在寡母教導下,從小發憤讀書,於乾隆59年恩科中了第19名舉人,嘉慶13年借補常德府學訓導,後又推升岳州府學教授。
  據吳氏後人介紹,節孝坊後面原來有節孝祠堂,堂內懸掛了皇帝所賜的金匾。現祠堂已毀,匾額無存,只有牌坊矗立185年仍完好如初。
  為何牌坊能躲過文革,而完好保存下來
  為什麼牌坊能躲過文革而完好保存下來呢?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,採訪了默默守護牌坊的吳文鳳的第7代後人吳益亭老人。
  在牌坊的一側,在一棟老式平板房裡,記者找到了75歲的退休職工吳益亭。吳老說,1964年他在新化縣“縣委工作組”任職,“破四舊”、“文革”時,本鄉的彭家村曾鐵芝剛剛從部隊回來,“是副排長,應當安排工作的,他可能跟公社的一些幹部有小矛盾,沒有安排工作。在吳老的幫助下,曾鐵芝後來擔任了蒼溪公社的武裝部長,文革時任四都公社的武裝部長。”
  吳老回憶道,在文革時,曾鐵芝對吳老說,公社和大隊研究決定,要砸牌坊和村邊7層的寶塔,怎麼辦?吳老心痛地說,不能夠砸啊!曾鐵芝問那怎麼保存下來呢?吳老把辦法告訴了他。
  在來砸牌坊的前一天晚上,曾鐵芝在黨委會上說,牌坊不能砸。一:石頭太硬太大,砸了沒有什麼用途;二:炸牌坊時對周圍的房屋和人的安全有影響,如果把屋和人砸壞了,誰去賠;三:拆牌坊要打架子,要是人從上面跌下來跌死了誰負責?“後來大家打退堂鼓,就這樣保存下來了。”吳老講起此事心有餘悸。
  吳老認為,這座讓他們家族充滿榮耀的節孝牌坊,是他默默無聞守望著的唯一原因,他托記者轉達他的意見:“節孝牌坊有的地方破敗了,希望政府有關部門來看看,並維修好……”(本文參考了逍遙道谷人和《新化資水風光》的資料)
  貞節牌坊全貌
  牌坊上清楚的奉天承運字跡  (原標題:新化:清嘉慶帝兩次下詔修新化節孝牌坊(組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r66rryz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